一、发布情况统计
表:8月17日至8月30日重要产品追溯相关报道发布情况
注:按照发布日期排序
二、重要新闻摘要
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推进药品流通追溯系统中药饮片追溯工作的通知》,率先将中药饮片流通纳入监控范围,拟定第一批纳入药品流通追溯系统的中药饮片品种目录(中国网,8.17)。石家庄35家超市肉菜追溯实现“一品一码”, 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用微信“扫一扫”即可查询追踪到每一批次产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环节产品追踪等信息,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覆盖。(新华网,8.24)
河南漯河市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培训。对全市2019年建设的50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下一步将根据各追溯点培训后实际效果,对不能熟练操作的追溯点人员进行“一对一”培训指导,促进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作用发挥。(中国食品安全网,8.17)
北京新发地正式复市,启用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实名认证方式,对人、车、货实行追溯。实行分区销售,按经营品类划分区域,人车分流,规范交易秩序。在市场外新设1000平方米的便民菜市场,保障周边居民需求。(中国网,8.17)
南京市六合区农贸市场“升级换代”实现肉菜流通可追溯,截至上月该区已超额完成26家农贸市场整治提升工作。通过提档升级改造和环境优化,这批市场全部达到硬件设施完善、基本功能齐全、整体布局规范的统一要求。(新华日报,8.17)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农贸(集贸)市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指南》中的防疫要求对各大农贸市场来说已经驾轻就熟。消防、卫生、安全、追溯、检疫都已成为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一部分,疫情也促使各农贸市场对精细化管理有着更加深入的思考。(国际商报,8.17)
绵阳市商务局组织专家组对“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运行维护服务项目”开展年度中期评估考核验收。通过此次项目实施,绵阳肉菜追溯体系系统基础建设更加稳定,全面提升了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连接稳定性,有效溯源数据由原每月5000余条上升到30余万条。(绵阳日报,8.17)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明确,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将采集的相关信息上传至“追溯平台”,鼓励有条件的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加入“追溯平台”,实施电子追溯。(人民网,8.19)。
鞍山市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在打造食品安全环境上,通过采取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监管等系列举措,不断织密食品安全防控网,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中国新闻网,8.19)
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试运行食用农产品电子追溯系统,该市场日均审核来货报备信息510批次、日均交易5000单,有效提升了南昌食用农产品安全水平。目前,该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中国新闻网,8.25)
澳门市政署开发的冷链食品追溯系统于本周已全面开通。凡通过检疫程序进入澳门的冷链食品,货主须通过追溯系统进行规范化申报,市政署表示,会持续维护系统中的资料数据,适时实地查核,协助业界共同做好冷链食品追溯及管理工作。(新华网,8.26)
惠州市通过“互联网+监管”,建立起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在融合了原有水产品溯源系统的部分功能基础上,试点建设了新的食用农产品溯源系统,并选取占全市淡水鲜活水产品交易量六成以上的东日水产品批发市场作为试点。(搜狐网,8.28)
湖南省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身份证”和质量追溯码并行的“两证+追溯”制度。将全省2237家农业企业、7068个品牌农产品纳入湖南农产品“身份证”平台,实行“一品一码”赋码标识,积极推广运用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完成部省应用模块对接,农产品加贴追溯标签进入市场。(湖南日报,8.28)
荆州市全面推广应用国家追溯平台,积极探索“追溯码+合格证”模式,推广手写版、电子机打版合格证。截至目前,全市合格证开具使用累计14086张,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累计34072.8吨,完成合格证农质通APP和国家追溯平台数据对接主体666家。(荆州日报,8.28)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