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1296764
1、上半年超七成零售业上市公司净利润下降
【主要内容】Wind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89家零售业上市公司中,68家营业收入下降,占比为76%,63家公司净利润下降,占比70.8%。(数据来源:wind)
2、2020年半年报发布:百货业营收下降 超市稳步增长
【主要内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其他业态相比,在这次疫情中百货店遭受的冲击较大。2020年半年报显示,1-6月,王府井、茂业商业、大商股份、东百集团、欧亚集团、友阿股份、金鹰商贸、重庆百货、中百集团、杭州解百营业收入不同程度下降,同比分别下降74.48%、74.19%、66.28%、57.09%、55.36%、22.31%、21.9%、15.58%、11.12%、5.42%。除受新冠疫情影响外,报告期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零售业务中联营模式采用净额法核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收入同比减少。超市方面,永辉超市、步步高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68%、2.79%。(来源:中国商报、联商网、观点地产网)
3、王府井集团业务格局变阵
【主要内容】王府井集团目前形成集百货、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免税品经营和超市为一体的格局,王府井集团指出,集团将发展购物中心及奥莱业态,加快百货业态转型升级。同时,免税业务也将成为王府井集团未来主营业务之一。截至2020年上半年,王府井集团旗下拥有52家零售门店,其中,百货业态门店有30家;购物中心门店有15家;奥莱门店为7家。王府井集团在财报中表示,百货、购物中心、奥莱业态在疫情期间客流骤减,人气不旺,经营业绩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奥莱业态得益于其开放式的购物空间以及质优价廉的商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经营业绩恢复较快;百货业态因其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受到消费回流的影响,经营业绩也在逐步恢复;购物中心业态自身餐饮、影院等功能商户较多,受影响较大,经营业绩恢复滞后;超市业态受疫情期间刚需消费带动,经营业绩趋势向好。(来源:北京商报)
4、苏宁二季度净利润3.84亿 线上规模增长20%
【主要内容】8月28日,苏宁易购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1-6月,苏宁易购实现商品销售规模1940.98亿元,其中线上销售规模为1347.96亿元,同比增长20.19%,线上销售规模占比持续提升至69.45%。苏宁易购加快对家乐福中国的整合,以家乐福中国为核心的快消百货业务实现快速突破,上半年快消百货商品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48%。此外,1-6月苏宁易购零售云新开门店1563家,销售规模同比增长61.20%。(来源:联商网)
5、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第二季度零售销售额同比减少38.1%
【主要内容】近日,太古地产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了今年第二季度营运数据。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零售销售额同比减少38.1%,下滑明显。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三里屯太古里也在调整升级,包括对店铺进行了升级,引进多家品牌首店,以迎合消费新潮流,还尝试举办集市活动,丰富潮人们的社交生活体验。(来源:中国商报)
6、顺丰上半年业绩大超市场预期
【主要内容】8月25日晚,顺丰控股披露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顺丰上半年实现营收711.29亿元,同比增长42.0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37.62亿元,同比增长21.05%;扣非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34.4亿元,同比增长47.8%;公司上半年实现速运物流业务包裹量达36.55亿票,同比增长81.3%。(来源:36氪)
7、天猫孵化新物种 天猫主题店计划发布
【主要内容】天猫主题店计划是面向平台年轻消费者的一次全新尝试,用场景式体验、线上线下链接融合的方式,打造年轻人喜欢Lifestyle生活方式,未来将助力品牌,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有效融合,实现品牌年轻化和数字化升级。其三个核心是:体验场景化、人群数字化、品牌年轻化。随着天猫主题店将OMO 模式方法化与常态化,这种依托大数字能力,精准定位年轻消费者,同时将消费场景重构,并落地于沉浸式、差异化体验的能力,也将赋予更多品牌。近期,10家主题店将落户上海,其余将进驻北京、杭州、深圳等核心商圈。未来一年,天猫将携手100个品牌创造100种理想生活体验,推动品牌数字化、年轻化升级。(来源:虎嗅、电商报)
8、京东到家已合作超70家百强药店 前十强全覆盖
【主要内容】作为最早投身医药O2O领域的互联网平台,达达集团旗下的本地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持续发力医药健康品类,已与70多家连锁药店百强达成合作,TOP50中90%已上线京东到家,前十强全覆盖。通过帮助商家解决会员精细化运营以及全渠道订单配送痛点,达达集团助力医药商家获得O2O渠道的高速增长。截至目前,京东到家医药健康品类已覆盖全国超800个县区市,低线城市入驻药店同比去年新增数千家,店均在线商品数达到1000个,全面覆盖疫情防护用品、感冒用药、呼吸道药、胃肠用药、皮肤用药等家庭常用药品,以及品类丰富的营养保健品。居住在县城的用户也能通过京东到家享受到1小时送药上门的便捷服务。(来源:联商网)
9、安义夜巷、外滩枫径打造购物中心爆款夜市
【主要内容】上海安义夜巷开设以来,带动静安嘉里中心销售额增长约30%;外滩枫径启幕两个多月,累计吸引客流150余万人次,带动BFC6月营业额环比5月上涨近20%。两个商场的夜市都引入了45%以上的零售业态,超过三分之一的餐饮业态,以及部分娱乐业态。此外,夜市每周都会进行商户的动态调整,而在夜市主题更新时,调整幅度会更大。对于购物中心运营者而言,一个好夜市的价值不止在于摊位费的增量收入,更是在于为商场的流量导入以及对全场销售的促进,以提升整个商场的品牌知名度和长期经营能力。(来源:Mall先生)
10、永旺在广州开出首家生鲜便利店
【主要内容】近日,永旺在广州开出首家生鲜便利店。主要经营生鲜果蔬、肉类、鲜食等,沿用了永旺的精细化管理,严格管控食品安全,主打好菜好肉不隔夜。其中,鲜食区有日本特色的鸡翅、鸡腿、包点等齐全的小吃美食。首家生鲜便利店的开设,对于永旺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来源:联商网)
11、达芙妮宣布彻底退出实体零售
【主要内容】8月25日,达芙妮发布2020年中期财报,数据显示,期内营业额同比减少85%至约2.12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63.77%,但仍亏损1.41亿港元。此外,达芙妮宣布,接下来将继续进行轻资产业务模式战略转型,将重点放在核心品牌业务,并彻底退出包括中国内地及台湾市场的中高档品牌实体零售业务,关闭旗下所有其他品牌销售点。(来源:联商网)
12、运动品牌扎堆进入电竞营销
【主要内容】近日,彪马宣布与中国电竞俱乐部趣加电竞俱乐部展开合作。就在两个月前,彪马与韩国电竞俱乐部Gen.GEsports达成合作,为该战队及签约主播提供队服。非凡中国(李宁公司主要股东)则于去年收购了Snake电子竞技俱乐部,并把俱乐部名字改为李宁LNG电子俱乐部。据悉,如今,不少运动品牌都入局电竞营销,希望电竞这项年轻人热衷的运动可以为品牌带来更多的流量和销量。但专家认为,运动品牌应该推出专业度更高的电竞服饰,提升消费者黏性。(来源:中国经济网)
13、亚马逊生鲜首家实体店本周开业
【主要内容】美国东部时间8月27日,亚马逊表示,亚马逊生鲜(Amazon Fresh)首家实体店将于本周开业。据悉,亚马逊生鲜首家实体超市位于美国洛杉矶市Woodland Hills街区,面积约3.5万平方英尺,将于本周向当地受到邀请的顾客开放,并将在未来几周内向大众开放。在此之前,亚马逊已有三家Amazon Fresh商店,分别位于加州的欧文市和Northridge以及芝加哥的Naperville街区。不过,这些商店都是用来履行在线订单,并未向公众开放。(来源:联商网)
14、沃尔玛证实将与微软联手收购TikTok
【主要内容】据CNBC报道,沃尔玛已向其证实,正与微软合作,联手收购TikTok。沃尔玛表示,TikTok在其他市场上整合电商和广告功能的方式,对那些市场的创作者和用户有利。沃尔玛相信,与微软联手收购TikTok可以为沃尔玛提供重要的途径,能够接触并服务于全渠道的客户,并发展第三方市场和广告业务。(来源:联商网)
15、The RealReal:疫情期间高价二手奢侈品的购买激增
【主要内容】美国二手奢侈品电商龙头The RealReal发布了最新的半年度奢侈品寄售报告《Resale Report 2020》,报告显示,疫情期间高价二手奢侈品的购买激增,Louis Vuitton、Gucci、Chanel居前三,小众低调奢侈品、奢华街头服饰和家居用品更受欢迎。这份报告基于The RealReal平台1700多万会员的销售和需求数据。报告显示,2020上半年,该平台上高价值珠宝的销售增速尤其强劲,增长速度是低价值珠宝的22倍。高价值手袋和手表的销售额分别是同类别低价值商品的2.4倍和6倍。(来源:inNews)
16、观点指数:万达华润名列一二,高端定位购物中心抗风险力强
【主要内容】观点指数近日发布《7月中国购物中心运营商发展指数TOP20报告》。报告表示,上半年笼罩在购物中心之上的疫情阴霾,终于有所缓解,随着二季度内地消费恢复,回暖正在加速。7月,除仍受疫情影响的个别城市外,其余城市经过前几个月复苏、调整等一系列举措,已基本恢复正常。6月火热的市集活动在7月得到延续,除上海、广州外,天津、贵阳、沈阳等也加入行列,各大购物中心纷纷开展市集活动。除美食等业态外,文创类精神消费业态也不在少数。(来源:观点指数)
17、艾瑞咨询:在线导购平台行业整体规模预计2020年将达到1301.3亿元
【主要内容】近日,艾瑞咨询发布《2020年中国在线导购平台行业研究报告》,报告表示,依托于网络购物市场的繁荣发展,2019年在线导购平台行业整体商品交易总量规模达1187.4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301.3亿元。在线导购平台以优惠为核心驱动,平台以多样化的导购形式成为品牌方品效合一营销的有力渠道,生态化、流量多元化、智能化将成行业发展三大趋势。(来源:艾瑞网)
18、麦肯锡:线下渠道仍将会继续主导今后的奢侈品销售
【主要内容】麦肯锡认为线下渠道将会继续主导今后的奢侈品销售,未来几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左右。2019年奢侈品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至2810亿欧元,到2025年该增速将在3%至5%之间,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出现25%至30%的下跌,但他们预计2021年该市场将恢复增长,推动力将来自中国市场、数字化以及Y世代和X世代消费者。十分热衷于通过数字新媒体接触奢侈品的中国年轻消费者依然更偏爱在线下门店购物,90%的年轻人直言品牌门店的良好体验起到了关键作用。三分之二的“90后”受访者表示,门店体验对他们的购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样比例的受访者表示,这种体验有助于提高审美情趣。62%的受访者认为奢侈品消费不仅关乎产品,还关乎优质的服务和体验。(来源:IGFDNews)
19、波士顿咨询集团:中国进入奢侈品消费加速回流时期
【主要内容】波士顿咨询集团在6月发布的《时尚与奢侈品行业:疫情后中国市场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时尚产业2020年的跌幅在29%-37%之间,而中国不仅有可能追平年初的损失,更有可能最高逆势增长10%。(来源:IGFDNews)
20、上半年mall业态调整/品牌开关店大调查
【主要内容】据赢商大数据中心监测,2020年上半年典型21城5万㎡以上购物中心整体开关店比降至0.71,开店的比例相对下降,关店的比例相对提升。主因受疫情防控影响,部分品牌商选择关店以缩减成本,应对客流下降带来的经营压力。(来源:赢商云智库)
21、inNews:调查称三分之二美国人疫情期间减少消费
【主要内容】据最新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在疫情期间减少了消费。自2月以来,美国人支票账户上的存款数量增加了1.3万亿美元,增幅达56%。受疫情封锁等影响,很多美国人减少了外出用餐、服装和旅行方面的消费,大约一半美国人表示,疫情期间获得的钱主要用于储蓄及偿还债务。(来源:inNews)
22、9月9日起全国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释放消费力
【主要内容】为提振消费信心,商务部日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商务微新闻”发布,将于9月9日-10月8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活动以“乐享消费美好生活”为主题,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百座大中城市,组织万家重点企业、主要电商平台,共同举办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商品服务同步促销、商旅文游购娱一体的“1+N”系列促消费活动。各地参加全国“消费促进月”的重点活动、重点企业,统一冠名“2020年‘百城万企促消费’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并规范使用活动统一标识。(来源:商务部网站)
23、武汉出台措施支持文旅产业复苏 将发放8000万元文旅消费券
【主要内容】8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消息,披露武汉市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复苏发展的若干措施,具体包括7大方面:给予企业复工复产补助,实施专项金融支持,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开展文旅行业免费培训,支持争创文旅产业品牌,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文旅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文旅消费。武汉计划发放8000万元文旅消费券,引导带动全市文旅消费。对市内外游客发放200万张免费惠民旅游惠民券,激活旅游市场人气和消费能力。(来源:赢商网综合整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