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1296764
1、美团优选推出“千城计划” 全国招商启动
【主要内容】近日,美团优选宣布推出“千城计划”,旨在年底前实现全国覆盖,并逐步下沉至县级市场。据悉,美团优选将通过自建和加盟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仓-网格仓-线下服务门店的物流配送体系,同时,在上游对接产地和供货商,引进质优价廉的生鲜食材及日用品,并通过赋能社区便利店、宝妈等团长人群,服务社区居民。(来源:联商网)
2、拼多多与上海农业农村委战略合作 首个“沪农优品馆”上线
【主要内容】9月1日,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与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启动首个“沪农优品馆”,全面推动上海优质地产农产品上行新电商,并在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科技农业、数字农业以及新农商、新农人培训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自今年2月份以来,拼多多率先开启了“政企合作,直播助农”的电商助农新模式。截至8月中旬,已举办超过200场“市县长直播助农”活动,累计带动平台相关助农专区成交3.96亿单,卖出农副产品总计超过23.8亿斤,推动超过260个特色农产区产品直连全国近7亿消费者,直接帮扶农户超过85万户。(来源:联商网)
3、大润发首家中型超市“大润发Super”开业
【主要内容】9月1日,大润发首家中型超市“大润发Super”在常州开业,这是大润发今年开出的首家中型业态店,是大润发在试水精品超市、小润发RT-mini后,在多渠道多业态发展上的又一次全新尝试。“大润发Super”经营面积约为3900㎡,精选15000+支SKU,经营品类齐全。中型卖场的设置,是对线下物业效率和商品效率优化提升。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经营效率,更能实现市场与商圈下沉,提升大润发的市场渗透率,这实际上是大润发随市而变的战略升级。此外,9月2日,江苏南通小润发军山花园店开业。从7月15日南通跃龙南路店首店开业,截止目前,小润发已开7家门店。(来源:联商网)
4、永辉超市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 迈出品牌年轻化新步伐
【主要内容】永辉超市持续深化食品安全体系,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云网”与“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国共铺设228个检测站点,检测品种数目达1633类,农产品检测总批次达88万次。此外,今年开始,永辉超市牵手A站B站,试水“跨次元”营销;搭车IP广播剧,强力解锁饭圈技能;联合百威推盲盒创新酒类新玩法。同时,永辉超市也尝试着更多新的零售营销的方式,如在疫情期间启动直播带货项目,并在后疫情时期加速优化功能和用户体验。(来源:联商网)
5、万家MART快闪活动首站深圳开跑
【主要内容】8月26日,华润万家旗下的万家MART深圳彩田店举办快闪活动,深圳站是“美好生活MART一下—2020万家MART十城快闪”活动的首站,主题是“四十‘圳’年轻”。众多市民纷纷到场打卡拍照,通过现代化的社交方式,分享怀旧小惊喜。万家MART门店以集市的方式呈现,以一日三餐为主,围绕家庭生活,以餐桌类、市集类、超市类商品为主,满足3公里范围内的家庭生活日常高频次消费需求。时尚与便利,是万家MART有别于传统华润万家门店的重要标签。(来源:深圳商报)
6、聚焦超市零售主业 步步高上半年营收超百亿
【主要内容】步步高8月26日晚间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5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21亿元。上半年,步步高聚焦主营业务,公司经营重心回归超市零售主业,并取得显著成效。除继续推进门店扩张外,步步高基于多年数字化布局,疫情期间大力发展线上业务。上半年,步步高数字化运营试点区域门店销售同比增长26%,利润同比增长20.5%。截至6月底,通过线下导流,步步高实现数字会员2081万,数字化会员贡献销售占总销售71%。(来源:中国证券报)
7、上海BFC首家自营精品超市“馔外滩”开业
【主要内容】8月29日,上海BFC首家自营精品超市“馔外滩”正式开业。据了解,品牌名称的“馔”字,取“珍馐美馔”之意,旨在为注重生活品质的区域白领和居民提供珍美的食物、优质的商品和贴心的服务。“馔外滩”位于BFC南区商场B2层,营业面积约2700平方米,主打品质生鲜、精致零食、环球酒窖、精品果切、日式料理、铁板烧、活鲜现场烹饪、时尚用品等,其中进口占比70%以上。(来源:联商网)
8、百盛携手同道大叔成功举办秋季化妆品节
【主要内容】百盛基于“提供时尚生活方式的服务商”这一品牌定位,与超级IP同道大叔跨界牵手,于近日成功举办秋季化妆品节,从星座角度诠释百盛美妆故事,进一步提升百盛在美妆和潮流时尚领域的号召力。此次秋季化妆品节云集知名化妆品集团,百盛更将IP内容触角延展到线下门店,相互引流产生协同效应,拉动门店消费力,升级零售体验,开启线上线下IP+新零售的营销突破。(来源:联商网)
9、国美零售上半年营收190.75亿 牵手京东、拼多多加速线上转型
【主要内容】今年上半年,国美零售与京东、拼多多战略合作,目前已有超2万个京东自营百货商品SKU上架国美APP。8月10日,国美零售与京东启动300亿元联合采购计划,达成今年零售平台发起的最大规模家电和消费电子行业采购,实现了供应链、营销、商品、物流等方面的融合。在市场拓展方面,截止目前,国美零售门店总数已达2823家,进入城市总数达到1296个,其中三至六线城市871个。其中上半年新进入城市520个,新开门店571家,平均“一城一店”。(来源:联商网)
10、奢侈品消费回流 高端商业逆势上扬
【主要内容】近日,各大商业地产集团陆续发布半年报。从上半年业绩表现来看,综合型购物中心、传统百货普遍业绩下滑,而高端商业出现逆势上扬的情况。恒隆地产在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中表示,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该公司内地物业组合上半年的零售额仍然实现增长6%。其中,定位高端的上海恒隆广场、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和无锡恒隆广场的零售额均不同程度增长。除了恒隆地产项目表现突出外,太古地产、杭州大厦等高端商场都有不错的表现。除了消费回流带动业绩增长,奢侈品牌在产品创新、商品再分销及针对性的全渠道促销方面也发挥了作用。(来源:中国商报)
11、孩子王重庆新开2家数字化门店,门店数量达410家
【主要内容】8月28日,孩子王重庆融创茂店、重庆龙湖西城天街店,两家大型数字化门店同时开业。截止目前,孩子王全国已覆盖160+城市,含新店全国门店总数已达410家。7月13日在创业板提交上市公告的孩子王,下半年新开门店将会陡增。(来源:智慧零售与餐饮)
12、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0.3万亿元
【主要内容】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行业保持增长的态势,中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增长26.2%,预计2020年底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10.3万亿元。未来,跨境电商消费将会更符合年轻用户需求,呈现集社交互动、内容营销、多端渠道于一体的场景化趋势。(来源:IGFDNews)
13、CTR报告:到家零售业务或将为市场创造增量
【主要内容】据央视市场研究(CTR)发布的《中国消费市场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同城零售不断进化,到家零售业务有望为市场创造增量,但无论是零售门店的小型化还是坚守价值的大型业态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报告指出,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理性消费成为新常态,品牌应当重新审视消费者新的价值观和健康观,积极布局在家消费场景,打造极致性价比和疗愈体验,建立多业态数字化的零售渠道矩阵,全场景服务顾客。此外,社交电商正在吸引更多年轻高收入的消费者,直播带货也逐渐进入商品力和供应链的竞争。(来源:CTR)
14、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电商助力外贸工厂实现“双循环”
【主要内容】9月3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发布《外贸转内销与电商平台数字化价值研究》专题报告。报告认为,电商平台基于长期沉淀的数字化能力,能够全方位赋能外销型制造企业和产业带,培育新型产业组织模式,激发“外销转内需”商业活力。报告鲜明指出,淘宝特价版代表的工厂直销平台掀起的“特价经济”新风潮,正成为产业带工厂复苏的重要推动力。(来源:央广网)
15、Springboard:英国商店空置率超10%
【主要内容】研究机构Springboard表示,因除食品外的实体零售业受防疫封锁措施影响,英国商店空置率从今年1月的9.8%升至7月的10.8%,触及2014年1月以来最高。报告显示,在十个地区中,有六区的空置率都上升,其中大伦敦区的商店空置率上升了近三分之二,升幅远大于其他地区。“这个结果令外界更加关注大城市在吸引顾客回流方面面临的难处,以及对实体零售市场的影响。”(来源:路透社)
16、农业农村部启动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
【主要内容】为充分发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节庆效应,助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9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农业农村部将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举办“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大型系列活动。据悉,“金秋消费季”是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落实农产品产销的主要活动。旨在通过提升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等措施,拉动乡村消费、带动乡村产业、实现乡村价值。(来源:联商网)
17、商务部办公厅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主要内容】商务部办公厅8月28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近年来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用品消耗量持续上升,给环境污染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落实禁塑限塑相关规定要求。《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聚焦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住宿、展会、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准确把握不同塑料用品在实施区域、时间节点等具体禁塑限塑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来源:商务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