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轻纺城2019年成交额2526.89亿元。从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获悉,2019年,中国轻纺城市场群实现成交额2000.3亿元,同比增长10.61%,其中面料市场成交额1379.17亿元,同比增长13.61%。同时,轻纺城网上市场实现交易额526.59亿元,同比增长25.26%。轻纺城“线上线下”两个市场成交额达2526.89亿元。(2020-01-02,柯桥日报)
商务部和工行将遴选推出纺织制造等重点支持项目。近日,商务部和中国工商银行发布《关于组织供应链领域重点合作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称,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商务部和工商银行将围绕重点合作领域,遴选推出一批部行合作重点支持项目。《通知》提出,在重点合作领域中,全面推动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结合本地主导产业,推动家电、汽车、电子、纺织等消费升级密切相关产业构建个性化需求和柔性化生产的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平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2020-01-03,中国纺织报)
贵州威宁:大力推动蚕桑产业发展。近年来,贵州省威宁县依托国家“东桑西移”发展战略,采取有力措施,在县内具有气候、土地等资源优势的乡镇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目前,威宁县内已发展蚕桑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即恒海蚕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截至2019年底,该合作社已在10多个乡镇发展发展桑园3500亩,蚕茧产量400多吨,实现总产值1600万元以上,发展农户453户23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6户1033人。全县推进蚕桑产业向规模集约化发展,鼓励连片种植蚕桑、建设小蚕共育基地和标准化养殖厂房,实现规模化养蚕。(2020-01-03,中国丝绸协会)
重庆黔江:蚕桑产业富民增收实现新突破。今年,黔江区狠抓桑园、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技兴蚕,富民增收实现新突破:全年产茧6万余担、同比增长19%,持续保持全市第一;蚕农售茧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12.39%,养蚕户户均售茧收入2.043万元。全区新栽良桑1.314万亩,改造低效桑园嫁接2000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强化养蚕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小蚕共育室30个、室外养蚕大棚3668个。蚕桑扶贫效果显著,全区475户建卡贫困户养蚕6784张、产茧4865.57担、售茧收入872.968万元,户均收入1.8378万元。(2020-01-06,武陵都市报)
百年“苏丝”获评“江苏老字号”。12月20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江苏)“老字号”博览会暨授牌仪式上,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苏丝”品牌荣列榜单。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近百年悠久历史的大型贸工农综合性丝绸企业,是现存的丝绸行业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字号”企业之一。(2020-01-02,中国丝绸协会)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