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1296764
1、国庆假期前3天全国购物中心总客流数逾3亿人次
【主要内容】2020年消费促进月活动进入冲刺阶段,政策加码、企业集中投放预算,各级政府与企业为进一步提升消费活力做了大量准备。长假前三天,积累的消费需求得到集中性释放,旅游市场数据大幅增长,实体商业客流也出现显著提升。根据汇纳科技汇客云数据平台监测,国庆长假前三天,全国购物中心总客流数达3.05亿人次。长假首日日均客流与回暖率最高,日均客流达22966人次/日、回暖率达86.8%。(来源:联商网)
2、国庆期间购物中心及百货销售规模大幅增加
【主要内容】2020年中秋节恰逢国庆节,8天小长假点燃了消费者出行和购物的热情。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8天长假期间,全国购物中心平均客流回暖率为84.1%。10月1日至8日,东百商业销售规模突破1.78亿元,同比增长31.84%,客流突破264.07万人次;新世界百货全国门店全渠道业绩、客流双增长,整体客流同比提升近5%,全国销售同比提升近10%;金鹰集团在“十一”黄金周实现业绩近10亿元,同比增长20%;南京新百中心店国庆业绩同比增长22.2%,客流增长22.4%;西单大悦城客流环比增长65%,同比增长11%,销售环比增长161%,同比增长2%;全国336座万达广场总客流和上年同期比恢复103.8%,销售收入同比恢复118.3%;国美实现全渠道销售额环比增长30%。10月1-3日,银泰百货整体客流恢复至上年同期九成,销售同比增长近20%。其中线上订单是上年同期的2.7倍。10月1日,凯德MALL•太阳宫店客流及销售环比提升30%,同时,直播活动带动20余家租户创造近百万的销售额。9月30日,中央商场打造“930巅峰嗨购夜”,当晚客流呈现两位数增长,业绩增长翻倍。(来源:联商网、北京商报、观点地产网)
3、海南离岛免税国庆8天销售超10亿 同比增长148.7%
【主要内容】10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最新数据,离岛免税购物新政落地后的首个中秋国庆长假,海口海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0.4亿元、旅客14.68万人次、件数99.8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48.7%、43.9%、97.2%。(来源:联商网)
4、成都9月引进28家首店,其中零售门店13家
【主要内容】首店经济已成为推动成都商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根据“购成都”统计,9月成都共引进28家首店,其中零售门店13家,餐饮店8家,生活方式4家,娱乐3家。这些首店有17家位于锦江区,7家位于金牛区,两区联合贡献了24家首店,占比近90%。进驻物业方面,购物中心依然最受青睐,成都IFS、远洋太古里、晶融汇、大悦城、来福士、合景悠方等项目均引进不少首店,其中成都IFS、远洋太古里、晶融汇引进的首店品牌数量相对较多,首店量级也相对更高。(来源:联商网)
5、上海437家大型商企国庆销售同比增13.7%
【主要内容】据上海市商务委数据统计,8天长假,上海437家大型商业企业实现销售额123.8亿元,同比增长13.7%。全市线下实物消费总额659.8亿元,同比增长12.2%。网络零售额358.6亿元,同比增长15.7%。实体零售18个消费行业有14个行业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百货、家居建材和文体用品增幅达到47.7%、68%和61%,成为稳定消费的中坚力量。节日期间全市餐饮消费金额高达51亿元,同比增长1.8%。(来源:联商网)
6、北京百家商企国庆销售同比增长18.6%
【主要内容】10月8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数据显示,假日8天,重点监测的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65.7亿元,同比增长18.6%。国庆前夕,北京市启动“国潮京品月”活动,多级联动、多样主题促消费活动,点燃消费热情。此外,国庆期间,北京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积极备货、增加供给,满足市民节庆需求,确保节日市场供应不断档、不脱销。银联支付数据显示,三里屯、王府井商圈夜间商品消费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1.2%和16.2%;美团数据显示,小吃快餐、火锅、烧烤受欢迎,夜间交易额居前三。(来源:北京商报)
7、多家零售企业国庆前后开店
【主要内容】9月30日,五家万达广场迎来开业,横跨华北、华中、华南,覆盖北京、河南、广东、广西。同日,杭州之江银泰正式开业,这是疫情后杭州的首个大型商业体,也是银泰百货在杭州的第十家门店。此外,罗森便利店在江苏泰兴七店同开;家乐福五家店同开,包括成都新都店、淮安金湖店、沈阳苏宁屯店,北京八里庄店重装开业,而位于上海的社区生鲜店则是家乐福首创业态。10月1日,首家盒马X会员店在上海正式开业,和之前的盒马鲜生、盒马mini、盒小马不同,盒马X会员店专供其付费会员消费。(来源:中国商报、联商网)
8、叮咚买菜进军安徽 首站入驻马鞍山
【主要内容】9月28日,叮咚买菜宣布正式入驻安徽马鞍山,首批于市区开设2个前置仓,周边3公里内的居民在十一节前即可享受到叮咚买菜“线上下单、最快29分钟送菜到家”的便捷服务。据悉,叮咚买菜在马鞍山的首批2个前置仓分别位于雨山区和花山区,为附近居民提供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水产海鲜等1700种生鲜食材服务。(来源:联商网)
9、苏宁易购最新业态“趣逛逛”在南京开业
【主要内容】9月30日,苏宁易购全球首家可以在线逛的潮流直播门店“趣逛逛”将正式开门纳客。区别于传统门店,“趣逛逛”整合当下直播销售和主播孵化,融入商业实体,让消费者实现碎片化逛街的同时,带来所见即所得的购物体验。与原有的广场销售模式不同,“趣逛逛”更强调场景体验。在这里,消费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品牌尖货的新奇好玩。当然,线下场景升级的同时,最新潮互联网玩法也落地在“趣逛逛”中。(来源:联商网)
10、盒马首家门店迎来升级 支持商场内跨品牌下单
【主要内容】10月10日消息,盒马首家门店——上海浦东金桥店迎来升级。除了盒马,盒马所在的金桥国际商业广场商品将逐步上线盒马APP,由生鲜覆盖到美妆、数码、家居用品等。针对手机类商品,盒马提供60分钟内急速配送,最快30分钟即可用上新手机。(来源:联商网)
11、商务部:国庆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日均销售同比增4.9%
【主要内容】2020年“十一”黄金周适逢国庆节、中秋节叠加,全国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消费需求加快释放,市场人气持续攀升,国内大循环活力强劲。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约1.6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上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9%。(来源:商务部)
12、国家邮政局:国庆中秋假期快递业务量增长超5成
【主要内容】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8.2亿件,同比增长53.42%;投递快递包裹18亿件,同比增长62.51%。我国消费市场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带动了邮政快递业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今年我国快递包裹业务量增长自2月份由负转正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目前稳定在30%以上的高速增长区间。(来源:国家邮政局)
13、25省份发布国庆假期旅游收入:苏、赣、贵位居前三
【主要内容】今年十一黄金周民众出游得到需求进一步释放,国内旅游经济超预期复苏。截至10月9日晚间,我国已有25个省份公布国庆假期旅游收入。旅游收入超500亿的省份有1个,9省份旅游收入超300亿,15省份旅游收入超百亿。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来源:联商网)
14、微信:景区门票交易额较五一增长83%
【主要内容】微信支付公布了国庆长假消费数据,数据显示,10月1日-6日,国内旅游消费大幅增加,以主题乐园为代表的各类景区大受欢迎,夜经济、宅经济等成今年国庆消费市场新亮点。旅游、酒店、餐饮、交通、娱乐等行业丰富的产品供给,让十一长假成新生产力,带动消费增长显著。从微信支付购票数据来看,主题乐园在景区中大受欢迎,上海、北京各大主题乐园、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等景点均迎来客流高峰。以北京颐和园为例,10月1日至6日,约有15万名游客使用微信购票入园游览。在此前微信支付公布的数据中,十一前三天微信支付购买景区门票交易额较五一增长83%,酒店行业交易增长71%。(来源:联商网)
15、美团:到店餐饮同比五一增长78.4%
【主要内容】10月8日,美团APP发布《2020十一长假生活消费报告》。报告显示,10月1日至4日,美团APP整体订单量和销售额不仅大幅高于今年五一同期的消费数据,而且与上年十一同期相比也有明显增长。数据显示,美团APP的电影订单量与五一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60倍,演出订单量也获得7倍的增长。十一期间,美团APP的到店餐饮订单量相比五一增长78.4%。假期前4天,美团APP酒店订单超过今年五一同期两倍,民宿订单量与五一同期相比也获得114%的增长。(来源:联商网)
16、支付宝:今年“十一”假期商场交易额提升近250%
【主要内容】10月8日,来自支付宝数字生活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假期,公共交通出行热度上涨85%,景区消费增长316%,商场交易额提升近250%,观影人次增长577%。据支付宝最新数据,“十一”期间,景区行业支付笔数环比上月大增316%,酒店消费金额较今年五一上涨100%。小镇青年成旅游消费增长新动力,三线及以下城市出游人次占6成,人均消费同比涨超50%。受益于今年商家加快数字升级,全国百货商场的支付宝交易金额环比上个月已增近250%。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国庆期间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上涨300%。(来源:联商网)
17、京东:多数三四线城市销售同比增长超500%
【主要内容】从京东发布的双节大数据来看,国庆中秋黄金周旅游生活、运动户外、家装家电、食品饮料、珠宝首饰等五大板块齐发力。返乡游子倍增,食品礼券的销量同比增长33倍。其中,湖北省地方特产的异地订单同比增长10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国庆期间,个护小家电成交额增长超四成;生鲜类整体成交额增长超过50%,其中乳品冷饮增长80%,肉类增长70%;数码影音设备增长50%。据“京东到家”数据,随着低线城市线上消费潜力被进一步释放,平台上多数三四线城市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0%。(来源:联商网)
18、阿里巴巴:双节消费出行受青睐 家庭出游增加
【主要内容】10月6日,《阿里巴巴2020“十一”假期消费出行趋势报告》发布。与往年相比,家庭团聚式出游在这个中秋加“十一”的双节黄金周受到更多人青睐。飞猪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家庭出游的人群居多,购买3人(含)以上机票的人数比端午涨了160%。更适合全家出游选择的房车预订量同比涨77%,亲子门票预订量同比涨30%。飞猪数据显示,在首个百亿补贴、各地政府文旅消费券等的激励下,全国酒店预订量同比涨超50%,其中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涨100%。机票预订量同比涨16%,景区门票同比涨16%。(来源:联商网)
19、国庆假期前7天银联网络交易金额同比增长6.3%
【主要内容】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银联数据显示,国庆长假前7天银联网络的交易金额达到2.16万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3%;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合一,当天交易金额超过3300亿元,同比增长15.5%。具体来看,旅游、出行、购物、餐饮等是假期消费主力。(来源:联商网)
20、滴滴发展研究院:“十一假期”出行需求较“五一假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主要内容】10月10日,滴滴发展研究院发布《滴滴平台“十一”假期出行大数据报告》,报告表示,国庆期间,被抑制的旅游出行、探亲活动爆发性增长,消费复苏加快,出行需求较“五一假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出行火热传递出中国自信。从平台大数据可以看到:中西部旅游爆发式增长,探亲访友带动出行下沉,形成旅游内循环新格局。假期出行年轻化特征凸显。预约出行、夜间出行、拼假出行显著增长,带动夜经济、旅游消费加快复苏。(来源:滴滴发展研究院)
2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09亿
【主要内容】9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占全世界网民的五分之一。此外,电商直播用户规模增长最快,成为提振经济新支点。2020年上半年,电商直播作为新业态的典型代表,成为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互联网应用之一。截至2020年6月,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20年3月增长16.7%,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来源:36氪)
22、青眼情报:化妆品代工市场的增速长期维持在14%-24%
【主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化妆品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化妆品代工企业数量由1980年的70余家发展到目前的5000余家。新渠道、新营销、新品牌层出不穷,新的商业模式让化妆品代工企业逐渐走向台前,站在了舞台的中央。近期,由青眼情报(企业版)发布的《美妆行业的代工市场洞察报告》显示,在2012-2018 年间,中国化妆品代工市场规模与化妆品市场规模的增长基本保持一致,而且化妆品代工市场的增速长期维持在14%-24%之间,并始终要高于化妆品市场的增速。(来源:青眼)
23、北京“十一”假期已安排88项促消费活动
【主要内容】9月28日,从北京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十一”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北京将开展“本源觉醒 国潮京品”——北京消费季之首发节、夜京城-棱镜戏剧节、咖啡品鉴之旅 、2020北京滑翔伞公开赛、“梦之杯”足球嘉年华、发布“漫步北京”第二季10条线路、中秋北京十大最美赏月地等88项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来源:北京商报)
24、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会:拟实行店铺招牌由设置人自主设计
【主要内容】9月29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会同市商务局制定的《北京市商业街区店铺招牌设置规范(试行)》开始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最引发大众关注的内容,即是表明了店铺招牌“可以由设置人自主设计,同一街区内的店铺招牌不宜采取统一样式、统一色彩、统一字体等同质化方式设置。”(来源: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会)
25、北京市工商联发布2020北京民营企业百强
【主要内容】10月10日,北京市工商联在北京亦庄召开“2020北京民营企业百强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及专业调研报告,京东、联想、国美位列百强榜前三甲。共有2548家企业参与申报参与评选,较去年增长34.5%。其中重点企业数量达272家,科技创新百强申报企业数量282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重点企业申报数量275家。(来源:北京市工商联)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