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权威发布】
商务部:前8个月服务贸易逆差大幅收窄背后有三个原因
10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前8个月服务贸易逆差大幅收窄的原因:一是逆差收窄是最近几年趋势的延续;二是服务出口显示出较强韧性;三是旅行服务进口大幅下降。(来源:商务部网站)
多部门释放利好 数字中国建设加速推进
10月12日,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在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围绕推进数字中国建设释放政策利好,包括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编制好“十四五”时期网信规划,高质量建设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基础设施,重点支持高端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软硬件的研发应用等。(来源:经济参考报)
央行拟成立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
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就《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决定建立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用于化解和处置因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缺口导致的行业风险。数据显示,支付机构服务数亿客户,涉及客户备付金达1.5万亿元。(来源:经济日报)
【服务贸易国际热点】
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4.4% 中国增长1.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13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较6月预测上调了0.8个百分点。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有望在2021年持续增长。(来源:人民日报)
国际清算银行和七国央行联合发布报告:各国央行将在数字货币方面继续开展合作
国际清算银行和七国央行(包括加拿大、英国、日本、欧洲、美联储、瑞典和瑞士央行)联合发布的一份央行数字货币(CBDC)报告指出,各国央行将在CBDC方面继续开展合作,但不会对是否在其辖区推出CBDC做出任何过早的判断。日前,欧洲央行已申请了“数字欧元”的商标,并计划就是否启动数字欧元项目做出决定;日本央行表示已为数字货币形势的变化做好准备;韩国央行决定于2021年开展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和流通测试。(编译来源:国际清算银行网站等)
世界经济论坛:如何克服数字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论坛刊文称,数字经济加快了疫情后的社会复苏,但疫情也加速了向数字化的转变,扩大了各国间的数字鸿沟。各国政府需要行动起来加强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制定灵活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投入。(编译来源:世界经济论坛网站)
联合国贸发会议调查:疫情改变了网上购物行为习惯
联合国贸发会议有关“疫情与电商”的调查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消费者网上购物的行为和习惯,且在疫情后仍将持续。疫情期间,大部分产品的线上销售量均增长6-10个百分点,加速了全球向数字化世界的转变。(编译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
【服务贸易国内热点】
“十三五”,这5年:服务业新动能加快释放
“十三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在“量”和“质”两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第三产业增长52.7%,服务贸易规模稳步扩张。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服务业进行全链条、全方位的塑造与重构,跑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态势十分明显。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更加巩固。(来源:经济日报)
不断营造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税收制度环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研究员梁季撰文称,构建公平统一的税制体系,完善增值税制度,形成有利于服务贸易出口的税收制度环境;支持小微市场主体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度化、长期化;借助互联网技术,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专、准、细”的纳税服务,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来源:中国税务报)
报告显示中国将成为承接全球制造业服务外包重要力量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10月15日发布的《中国制造业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20》显示,一是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是承接制造业离岸服务外包的主力;二是中国东部地区是制造业服务外包最大聚集地,但中部和东北地区制造业服务外包增长较东部地区更快;三是中国制造企业加快服务化转型,将成为承接制造业服务外包的重要力量。(来源:中国新闻网)
虚拟现实已成为智能化变革的重要推手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相关负责人表示,5G商用的加速到来,开启了VR/AR产业发展的新一轮热潮,将推动VR/AR的应用范围从直播、游戏等消费娱乐领域,加速向工业、医疗、教育等垂直领域渗透,实现规模化发展。据赛迪顾问预计,中国VR/AR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突破千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虚拟现实市场的增长中心。(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