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权威发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发展新兴服务贸易,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大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开展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动态调整,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外包。加强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扩大中医药服务出口。(来源:中国经济网)
商务部:推动取消或放宽跨境服务贸易限制措施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陈春江在第三届进博会期间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主动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开放平台建设,推动取消或放宽跨境服务贸易限制措施,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优化服务贸易营商环境,不断扩大优质服务的进口。(来源:中国证券报)
商务部:目前中国已与英国、日本等14个国家签署服务贸易合作备忘录
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陈春江近日表示,目前,中国已经与英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印度、巴西、乌拉圭等14个国家签署服务贸易合作备忘录。据统计,2018年和2019年,中国与商签备忘录国家服务进出口平均增幅为20.5%和3.3%,高于同期中国整体服务进出口增幅。数据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建立服务贸易合作机制有利于世界服务贸易的稳定发展。(来源:新华社)
【服务贸易国际热点】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今年全球服务贸易下降将超过23%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总干事帕梅拉·科克-汉密尔顿近日表示,2020年全球GDP预计将下降4.8%,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超过9%,服务贸易下降超过23%。疫情严重冲击了制造业和旅游业,尤其小微企业进出口同时遭遇冲击。强调贸易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保持市场开放显得尤为重要。(来源:上观新闻)
联合国贸发会议:服务业对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联合国贸发会议专家称,各国疫情后为实现强劲的经济复苏需重视服务业,并将其作为政府政策和战略组合中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更应对服务业的加强和升级予以支持,包括远程办公所需的信息通信技术(ICT)服务、数字金融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编译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
IMF:弥合数字鸿沟 推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专家刊文称,包括IMF在内的“联合国秘书长可持续发展目标数字融资工作组”各参与方,共同探讨并提出了三点数字化如何应对发展挑战的建议:一是确保全球金融体系以人为本,为民众服务;二是为民众提供网络连接,弥合数字鸿沟;三是加强全球数字金融平台治理,让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编译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发表关于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的声明
11月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就数字经济领域合作发表声明称,数字技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各领域竞争力、打造新兴市场并保障全面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声明强调,“数字化转型”领域合作拥有巨大潜力。加强数字化领域全面合作,缩小经济发展的数字鸿沟非常重要。(来源:新华社)
【服务贸易国内热点】
发改委:我国有序扩大数字经济、互联网等服务业对外开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唐登杰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上称,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有序扩大数字经济、互联网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来源:第一财经)
迟福林:以高水平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撰文称,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以服务贸易为重点任务,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争取到2025年,服务贸易额占外贸总额比重由2019年的14.6%提高至20%以上。(来源:经济参考报)
娄飞鹏: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发展基石
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娄飞鹏撰文称,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化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央行在数字货币研发方面走在了全球的前列,更需要在数字货币的应用形态、技术标准等方面抢占先机,在打造国际竞争优势中争取主动。(来源:证券时报)
第三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
11月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本届进博会各方合作意向热度不减,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其中服务贸易展区展商超过250家,分金融、物流、咨询、检验检测、文化旅游五大板块,其中世界500强及龙头企业50多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首次纳入参展范围,包含保险、供应链金融、征信、区块链金融等多个领域。(来源:新华社)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