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1296764
【权威发布】
商务部:今年消费将恢复性快速增长
在2021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谈到,今年消费预计将呈现恢复性的快速增长。商务部将从升级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平台,改善消费环境四方面扩大消费。具体包括改造提升步行街,打造特色商圈,鼓励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等,让消费下沉,解决消费“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方便老百姓。(来源:中国政府网)
统计局: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 环比上涨0.6%
2021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环比上涨0.6%。据测算,在2月份0.2%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6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持平。(来源:统计局网站)
多部门发声:新一轮扩内需施工图浮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两会期间,相关部委负责人接连发声,释放出加力扩内需的强烈信号。代表委员和业内人士表示,新一轮扩内需施工图将加快落地,大宗消费、新型消费、服务消费等消费领域,以及“两新一重”投资等仍有巨大潜力待挖掘。(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参时评:以“四个结合”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十四五”时期,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面促进消费,建设消费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抓好扩大消费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结合;二是抓好扩大消费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三是抓好扩大消费与促进就业的结合;四是抓好短期应对与中长期制度建设的结合。(来源:经济参考报)
魏建国: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近日,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媒体专访时谈到,“十四五”期间,要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必须充分挖掘国内超大市场规模的潜力。不但要有生产性消费,更要有不断释放潜力的生活性消费。一是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创新与高质量供给来创造内需;二是要加快改革,打破体制性束缚和堵点。(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行业动态】
国家发改委:2月中国电影票房122.65亿元
在3月8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2021年1—2月中国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稳定恢复的态势。从需求指标看,今年春节期间零售餐饮消费比去年春节增长28.7%,比疫情前的2019年春节增长了4.9%。2月份电影票房122.65亿元,创造全球单月单市场票房纪录。(来源:央视新闻)
两会代表委员建言农村电商 下沉市场掀新消费热潮
今年全国两会中,农村经济发展也受到高度关注,农村电商被多位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所提及。这些议案提案背后,反映了农村电商发展的迫切需求。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电商规模屡创新高的同时,城市与农村之间电商发展并不均衡,农村电商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下沉市场空间打开,电商、零售商们也将随之而动,瞄准低线城市消费升级的新需求。(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委员建言多途径助力旅游业复苏升级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旅游业逐步复苏。为助力旅游业转型升级,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纷纷建言,通过数字化推动旅游业升级,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加大资源转化利用,旅企上市旅游资产证券化等途径助力旅游业复苏升级。(来源:中新经纬)
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
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交易额同比下降23%,但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有望逆势上扬48%,达到3460亿元。业内预计,到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来源:凤凰网财经)
中国4亿女性每年掌控10万亿消费支出
根据埃森哲的数据,中国拥有近4亿年龄在20岁-60岁的女性消费者,其每年掌控着高达10万亿人民币的消费支出,也足以构成世界第三大消费市场,接近欧洲德国、法国、英国零售市场的总和。随着女性对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日益旺盛、消费能力越来越强,正在逐步成长成为新时代消费的主力军,她们正在塑造着新的市场和新的经济模式,“她经济”正在社会中不断升温。(来源:证券时报网)
【地方资讯】
多省份定下2021消费增速目标
在近段时间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地设定了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具体增速目标。据不完全统计,目标增速在10%以上的有海南(15%左右)、广西(12%以上)、山西(10%)、云南(10%以上)、四川(10%)等地;目标定在7%以上的有河南(9%)、安徽(9%以上)、宁夏(8%左右)、陕西(7.5%左右)、重庆(7%)、甘肃(7%)等地。具体政策安排上,夯实基础性消费、壮大新兴消费、提振农村消费等成为重点工作,免税店、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等成为重要发力点。(来源:中新经纬)
多地“竞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国已有20多个城市准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消费升级。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称,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出特色,避免千篇一律。根据自身独特的优势形成独特消费环境,实现差异化消费体验,才能提高对全球消费者的吸引力。(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实体书店转型升级成主流
2020年北京市市级实体书店扶持资金总金额达到1亿元,全市资金超过2.4亿元,缓解了实体书店的经营困难,有力推动了书店转型升级,形成了以读者为核心,立体式、多维度的文化消费新模式。书店升级转型成为主流,出现了“馆店结合”“厂店结合”以及“书店+课堂”“书店+出版”等各具特色的书店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了空间、产品、服务的紧密结合和相互转化。(来源:北京日报)
深圳:将采购110亿元消费帮扶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公室近日公布,今年将推出10条举措,采购消费帮扶产品110亿元以上,助力乡村振兴。10项消费帮扶举措包括提升乡村消费品品牌策划、营销推广、渠道建设、产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推动对口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推进对口帮扶地区“菜篮子”基地建设;加强特色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引导科研机构、科技特派员到对口地区提供科技支持和人才培训交流;推进优质消费帮扶产品公共品牌认定和培育。(来源:新华社)
海南:将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日前公布,由商务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将于今年5月7日至10日在海口举行。目前消博会的招展工作基本结束,已有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个全球头部品牌确认参展。(来源:海南日报)
广东:广深港推动邮轮乘客15天落地免签等政策
近日,广东滨海(海岛)旅游联盟在广州正式成立,14个广东沿海地级以上市共同签署广东滨海(海岛)旅游章程,加强广州、深圳邮轮旅游合作,推动实施经邮轮母港入境的外籍游客144小时过境免签、及邮轮团体乘客15天落地免签的政策支持。(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云南昆明:建免税店、促进夜经济打造消费市场
昆明市商务局日前公布,2021年将积加快推进消费集聚、消费融合、消费升级等重点工程,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持续发展夜间经济,推进12个夜经济示范聚集区建设;加快发展高端商业服务业,实现名品名店名街联动,加快推进市内免税店等建设;围绕主题化、特色化发展,打造推广网红打卡地、体验消费区、特色主题街区等消费新热点,合力拉动消费增长。(来源:无线昆明)
四川成都:期盼增加更多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
近日,备受关注的4000万元成都数字人民币红包正式落地应用。业内专家分析,数字人民币正在渐进式重构支付体系,其产生的影响既体现在商户端,也反映在用户端,预计后续试点将在线上使用场景方面得到更大突破,未来会逐步向出行、电商、短视频等零售场景渗透。(来源:证券日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