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1296764
【服务贸易权威发布】
商务部举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二次线上专题培训班
3月22-23日,商务部举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二次线上专题培训。本次培训聚焦RCEP对产业的影响,注重如何利用协定的实际操作,帮助地方和企业更好地熟悉协定内容和规则,提升管理水平和利用协定的能力,增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本领。(来源:商务部网站)
商务部等六部门印发通知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
3月18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的通知》,明确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扩大至所有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所在城市(及区域),今后相关城市(区域)经所在地海关确认符合监管要求后,即可开展网购保税进口业务。(来源:商务部网站)
中方举办“APEC支持WTO电子商务谈判”研讨会
3月24-25日,由中方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倡议的“APEC支持世贸组织(WTO)电子商务谈判”研讨会以视频方式举办。参会代表围绕WTO电子商务谈判交流沟通,重点就WTO电子商务谈判的重要概念界定、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规则环境、促进包容的电子商务发展合作等议题展开讨论。举办“APEC支持WTO电子商务谈判研讨会”是中方参与APEC经贸合作的重要倡议之一。(来源:商务部网站)
多部门:利用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匹配,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培育共享制造、共享设计和共享数据平台,推动制造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来源:中国新闻网)
【服务贸易国际热点】
全球贸易技术壁垒限制措施每年超3000件
大韩商工会议所近日发布的《贸易技术壁垒动向和应对课题》报告书显示,自2018年起,全球贸易技术壁垒连续3年超过3000件,不断创新高。从内容来看,对有害物质等健康安全方面的限制措施数量最多,达13638件。从国家来看,美国对外技术壁垒限制措施最多,达1847件,其后依次为中国(1460件)、欧盟(1360件)、以色列(1230件)、乌干达(1227件)等,韩国排在第9位(1014件)。(来源:韩联社)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呼吁未来更加平等和可持续地发展旅游业
近日,国际旅游贸易展览会(ITB Berlin)在德国柏林召开。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引领展开关于旅游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广泛讨论。展会期间举办了三场大型线上活动,各界参会者深入交流疫情前后旅游业的现状和趋势,重点关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污染、性别平等和扶贫等关键议题。(编译来源:世界旅游组织网站)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报告称中国是辅助技术创新重要来源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3月23日发布《2021年辅助技术趋势报告》。报告指出,辅助技术旨在帮助人们克服行动不便以及视觉等功能障碍,相关创新技术近年来以两位数增长,并因其越来越多的与消费品相结合而日益普及。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是辅助技术创新的全球五大来源。(来源:经济日报)
德国报告: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比重将持续增加
德国巴伐利亚州经济联合会近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比重将持续增加。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实力雄厚,在亚太地区经济及全球经济中发挥着特殊作用。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不到五分之一,而2040年中国将创造近四分之一的全球经济产出。(来源:新华社)
匈牙利2020年服务贸易同比下降23.5%
据匈牙利中央统计局数据,2020年,匈牙利服务贸易额398.2亿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进口173.1亿美元,同比下降19.6%;出口225.1亿美元,同比下降26.3%。顺差52亿美元,同比下降42.3%。(来源:商务部驻匈牙利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服务贸易国内热点】
中国成亚太地区“科研增长引擎”
最新出版的《2021年亚太地区自然指数增刊》显示,根据自然指数,在科研产出方面,亚太地区对全球的贡献份额自2015年以来已由26.9%增长到34.3%,中国对这一增幅的贡献超过98%。同时,2015年以来,亚太地区自然指数贡献份额增幅最大的30家机构中,前29家都来自中国。(来源:新华社)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3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6.6%。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至2020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下一步,将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复苏新引擎
随着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数字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复苏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一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将有助于减少交易壁垒和摩擦;二是数字经济将重塑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三是数字平台成为未来商业经济的基础;四是数字经济将助力可持续发展。(来源:经济参考报)
林毅夫:2030年中国经济体量或成为全球第一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当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7%。若中国可在接下来的10年中每年实现5%至6%的经济增长,一直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体量将成为全球第一。(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伟:示范城市成服务外包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研究员郑伟表示,示范城市已成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推动器和压舱石。2021年,我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应重点从五个方面着手:第一,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第二,离岸在案协同发展。第三,优化产业发展结构。第四,加快数字化转型。第五,加强国际人才引进。(来源:国际商报)
穆长春: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保护的等级最高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其中,“可控匿名”作为数字人民币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保障公众合理的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防控和打击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来源: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