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1296764
【权威发布】
王文涛:奋力推动“十四五”时期商务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表示,“十四五”时期商务发展重要任务之一即畅通国内大循环。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创新流通、促进消费上发力,促进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一是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努力提升传统消费,扩大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业品质化发展,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支持实体商业转型升级,创新消费平台,促进农村消费。二是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推动流通降本增效,健全流通骨干网络,加快补齐冷链设施短板,深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流通新业态,推动流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来源:人民日报)
新型消费发展进入快车道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28部门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提出24项举措,着力破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这为全面促进消费、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进乡村振兴、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商务部多举措系统推动新型消费发展
4月1日,商务部新闻发布会表示,为落实《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商务部将从打造网络结点、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改善消费环境等多方面系统推动新型消费发展。(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三届“双品网购节”即将开展
3月31日上午,商务部召开第三届“双品网购节”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任鸿斌出席会议并讲话。第三届“双品网购节”主题为“品牌品质•惠享生活”,力争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优选品牌品质,促进消费升级;二是挖掘消费潜力,推动消费下沉;三是鼓励协同创新,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四是优化网购环境,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来源:商务部网站)
王青:加快形成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日前在媒体上谈到,当前要加强需求侧管理、着力扩大内需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有效增进民生福祉;二是增强系统性和协调性,有效促进投资消费的良性循环;三是不断巩固提升强大国内市场的能级,建立持续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四是推动通堵点、补短板、强弱项,有效畅通国内大循环;五是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不断解放生产力和释放改革红利。(来源:经济日报)
【行业动态】
四部门部署开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近日,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部署于今年3至12月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并支持企业与电商、互联网平台等合作举办网络购车活动。此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将在山西、吉林、河南等地举办若干场专场、巡展、企业活动。(来源:新华社)
清明节假期消费活跃 交通旅游餐饮回暖明显
清明小长假,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旅游、餐饮、出行等消费明显回暖。据交通运输部统计,4月3日至5日,全国预计发送旅客1.45亿人次,比去年清明假期增长142%。在清明假期,周边游、跨省游等的火爆也带动了餐饮、住宿等消费明显回升。(来源:央视网)
清明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超一亿人次
3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信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4月3日-5日清明节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94.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1.68亿元,同比增长228.9%,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56.7%。(来源:人民日报)
汽车后市场开启数字化变革
汽车车龄的延长及保有量的增长,驱动汽车后市场高速发展,成为汽车产业的新增长点。汽车后市场各板块均持续复苏,二手车交易量有序回升,汽车改装、报废机动车回收稳定增长,共享出行、充电设施快速发展,全行业数字化迭代升级速度明显加快。(来源:经济日报)
国内餐饮业进入堂食外卖“双主场”时代
疫情为拥抱数字化转型的餐饮企业按下“加速键”,国内餐饮业已进入堂食外卖并重的“双主场”时代。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林健近日谈到,线上线下融合已成为餐饮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将根据‘十四五’规划要求,鼓励推动餐饮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帮助中小餐饮企业提高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水平。(来源:北京日报)
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升至54.9%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公布,随着我国生产建设季节的到来,供应链上下游经营活动复苏,物流业景气重回50%以上扩张区间,呈现明显回升态势。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4.9%,较上月回升5.1个百分点;中国仓储指数为52.7%,较上月回升3.8个百分点。(来源:央视新闻)
睡眠产业将成为健康消费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0年,与睡眠相关的保健品销售量同比增长超过了50%。预计今年,我国睡眠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多亿元,2030年将突破万亿元。行业专家认为,随着消费者对提升高质量睡眠的诉求越来越清晰,以及传统家纺的产业化升级、睡眠医学及智能技术的跨界融合,睡眠产业将成为中国健康消费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悦己消费”正逐步成为主流消费模式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变消费理念,持续从功能层面的“衣食住行”向追求高品质生活跃进。消费者的市场表现和电商大数据表明,“悦己消费”正逐步成为主流消费模式,消费者变得更愿意在最大消费能力范围内取悦自我,“悦己经济”市场可谓商机无限。(来源:经济日报)
【地方资讯】
数字化赋能 消费券撬动长效市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了刺激消费复苏、提振消费市场,发放消费券成为2020年全国多地促消费组合拳中的重要一招,且成效明显。2020年3月以来,全国超220个城市相继出台数字消费券补贴等政策。作为提振消费的有效手段,消费券已成功拉动数百亿元消费,平均拉动效应约八倍,千万市场主体从中获益。(来源:中国商报)
北京:去年新经济增加值超1.3万亿元
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2020年全市新经济实现增加值1365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增长30.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2.2%,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全市10余家新零售企业合计实现零售额增长超四成。以线上消费、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宅经济、云办公、线上教育等需求旺盛。(来源:北京日报)
上海:推出“上海旅游”倍增发展计划
近日,上海市公布将实施“上海旅游”倍增发展计划和高峰建设工程,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和高品质旅游目的地,加快文旅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智慧化、人性化、国际化服务水平,加快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来源:新华社)
辽宁:印发通知促进农村消费
日前,辽宁省商务厅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落实举措的通知》,明确要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提振餐饮消费,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弱项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促进消费提升和潜力释放。(来源:辽宁日报)
贵州:加速消费提质升级
2020年,贵州省市场消费提速增长,限上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1.2%、9.6%,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3%。全省网络零售额259.3亿元,增长18.5%。今年,贵州省两会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繁荣消费市场,实施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工程,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等,培育壮大“云经济”等新型消费。(来源:贵州日报)
湖北武汉:发力首店首发经济
作为目前消费领域的高频热点,首店首发经济为各地消费扩容升级提供着新动能。首店首发,也不再是北上广深的专利,积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武汉,正成为分羹首店首发经济的有力竞争者。今年,武汉计划引进和培育国际国内首店100家以上,成为更多全球新品名品首发地。(来源:湖北日报)
江苏苏州:健全夜经济发展协同机制
近日,苏州宣布将试点设立“夜间市(区)长”,健全夜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首批10位“夜间市(区)长”授牌,由苏州各市(区)政府(管委会)分管领导担任。此外,苏州还对夜经济扶持政策进行了全面升级。从文旅产品、消费地图、消费激励、公共交通、停车泊位、无理由退货政策、营商环境、管理体制八个方面入手,提出实现夜间消费“八个无忧”。(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