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下达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26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分批下达2020年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预计将吸纳约30万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业增收。具体包括发挥就业增收带动作用,减轻疫情影响;瞄准重点地区难点领域,体现精准施策;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突出扶志扶智。(2020-03-27,经济参考报)
企业复工营业加快 生活物资供应充裕。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复工营业加快,市场销售触底回升。商务部调查显示,截至3月22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平均复工率达97%,大型超市达96%,农贸市场(菜市场)达94%,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达90%。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2月下旬日均销售额比2月中旬增长5.6%,3月上旬环比增长0.5%,3月中旬环比又增长0.8%。目前,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裕,价格稳中有降。湖北及武汉市生活必需品储备库存充足,供应有保障,市场运行基本平稳。(2020-03-27,人民网-人民日报)
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38.3%。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07.0亿元,同比下降38.3%。1-2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4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37个行业减少。其中,纺织业下降59.3%。(2020-03-31,国家统计局)
行业复产总体平稳,外贸形势趋于严峻。为更好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纺织行业生产运行的直接影响,中纺联于3月3日上线了纺织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调查,截止3月25日12时共有465户企业在线反馈了企业开工情况。3月18日-25日一周内纺织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下:纺织企业复工复产形势总体稳定,小微企业复工情况进一步好转;产业链协同效率稳步提高,企业开工负荷保持平稳;受疫情全球蔓延影响,企业订单水平回落,出口企业被要求暂缓交货或取消订单的情况增多。订单不足、销售不畅是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建议企业谨慎安排生产,积极防控资金链风险。(2020-03-30,纺联产业经济研究院)
重庆黔江区林业局狠抓蚕桑产业发展。近来,黔江区林业局按照疫情防控与林业发展两不误的要求,狠抓蚕桑产业发展不放松。全区年计划新栽桑10000亩,目前已完成整地9110亩,调苗8774.33亩,栽植5632.67亩;强化在地桑园72882亩的管理,已完成定干68322亩、松土5918亩、施肥4920亩、刷白350亩;全区计划进行低效桑园改造4000亩,已完成培训527人次,完成嫁接866.5亩;全区新增桑园流转90户、面积2515亩。加强养蚕配套设施建设。全区计划新建共育室42个,动工17个、完工2个;计划建设室外养蚕大棚4273个,动工702个、完工320个;全区21个蚕桑乡镇蚕业技术员76人到位指导蚕桑发展。(2020-03-24,重庆蚕业网)
海南琼中今年首批蚕茧上市。尽管今年首批桑蚕种养期间遇到了疫情,在帮扶干部抓好防控、落实点对点技术指导的努力下,农户们的蚕苗喂养工作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和往年相比,琼中今年第一批蚕茧的收购价有所下跌,平均保持在17-18元/斤,但产量略有增长。疫情期间国内许多缫丝厂尚未动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蚕茧销售工作。随着该县对接冷库解决了蚕茧的储藏问题,目前蚕茧收购工作正有序恢复。截至目前,琼中各乡镇累计收购今年首批蚕茧约16万斤,预计全年该县蚕茧总产量将达 250万斤。(2020-03-26,琼中县政府网站)
广西宜州首批春蚕进入四龄。由于今年的气候原因,南方蚕桑生产普遍提前。在今春气候和当地农业部门和蚕农的充分重视和精心管护下,截止目前,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的桑园长势良好,据反映为近年来较好年份。第一批春蚕陆续进入四龄。预计4月10日左右宜州区首批春茧可以陆续上市,附近的忻城县4月5日可上市。(2020-03-31,金蚕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