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茧丝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茧丝绸行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家茧丝办消息,今年以来,我国茧丝绸行业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响,丝绸产品订单减少,企业销售下滑,生丝价格下跌。为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平稳发展,切实维护贸工农各方利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精准施策,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二是强化管理,稳固蚕茧生产基础;三是聚焦扶贫,巩固带动脱贫成果;四是加强对接,促进丝绸产品消费;五是突出重点,做好2019年总结工作。(2020-04-09,今日丝绸头条)
商务部:纺织服装等消费类行业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4月9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目前,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全国超过76%的外贸重点企业产能恢复率超过70%。3月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较2月回升17.7和16.5个百分点。但同时,全球疫情蔓延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影响逐步显现。根据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调研的情况,部分外贸企业在手订单延期或取消,新签订单受到影响,特别是纺织服装等消费类行业,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2020-04-13,证券时报网)
3月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景气回升 全面恢复仍须时日。中纺联流通分会景气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3月,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管理者景气指数为51.24,比1-2月的16.13上升35.11个百分点;专业市场商户景气指数为51.18,比1-2月的36.40上升14.78个百分点。然而专业市场不同程度复工,各项指数有所回升,整体仍不乐观;市场和商户的线上销售走势出现差异;商户综合成本费用指数、库存指数回落。(2020-04-08,中纺联流通分会)
行业复产形势总体平稳 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中纺联4月1日-4月8日一周内纺织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下:纺织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总体平稳,但继续保持开工形势稳定的难度加大;订单不足情况有所加剧,开工负荷开始下降。疫情影响下,需求不足是主要矛盾,建议企业在积极探寻市场机遇的同时,谨慎维持低速运行,平稳渡过困难时期。(2020-04-13,中纺联产业经济研究院)
科技与文化并重 服装企业探寻后疫情商机。纺织服装企业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时,紧急转产调整经营战略,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营销,推进智能化可穿戴服饰的应用等。中国服装协会日前开展的产业方向与变革的调研显示,服装企业正在从多个角度把握今后产业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包括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数字化技术赋能服装全产业链;品牌文化撬动产业振兴等。(2020-04-10,中投投资咨询网)
广西忻城:第一批春茧开始上市。4月10日,忻城蚕区今年第一批春茧开始上市,广西春茧收烘工作也即将全面开启。从当地部分收购单位了解到,目前收购价在30元/公斤左右,同比下降21.1%。据了解,目前处于上市初期,蚕茧上市量还偏少,蚕茧质量表现整体一般,预计到下周忻城第一批春茧将迎来上市的高峰期。(2020-04-13,中农茧丝)
四川凉山:直面疫情挑战 寻求更大发展。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凉山州积极探索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稳”的元素。今年,宁南县竹寿片区桑园套种取得可喜收入,仅桑园套种豌豆、胡豆一项,农户便增收2500多万元,将这一经验推而广之,可为农户收入提供更牢固的兜底。德昌县果桑长势良好,预计产量达75000吨,较上年增收近10%。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造成的桑椹滞销问题,县政府出台政策,扩大桑椹鲜销和烘干收储能力,如群众购买烘干设备享受农机补贴,冻库纳入农业用电,新建冻库享受低息贷款。普格县拓宽蚕桑产业链,打造以蚕桑、桑枝食用菌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园区,分散农户发展单一产业所承受的风险。(2020-04-09,凉山州蚕业产业发展中心)
武汉按下“重启键” 全国复工复产提速。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武汉经济社会活动按下“重启键”,城市交通和商业活力恢复的同时,重大投资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渐次复工。放眼全国,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加速跑,重大项目复工紧锣密鼓,全国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全部恢复。与此同时,用电量、增值税票据、PMI等数据开始呈现回暖迹象,一系列经济政策逐步落地见效,经济复苏力量正在加速凝聚。(2020-04-08,经济参考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