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桑蚕经济论坛线上成功举办。6月6日,首届桑蚕经济论坛成功举行。论坛聚焦桑饲料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论坛直播期间,全国约有15万人次通过网络收听收看论坛直播。首届桑蚕经济论坛举办后,将连续三天晚上进行桑蚕产品“直播带货”活动,20多家企业将通过“直播带货”形式,对桑蚕产品进行宣传推介。(2020-06-09,重庆蚕业网)
海关总署推出跨境电商新规。海关总署13日对外发布公告,决定在北京、天津、广州等10个地方海关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B2B)出口监管试点。新规明确,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710”,简称“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适用于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的货物;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9810”,简称“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适用于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的货物。即将开幕的“网上广交会”可以第一时间适用新规、享受便利。6月15日至6月24日,我国将首次把广交会整体搬上“云端”。本届广交会将同步联合跨境电商综试区和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开展线上交易。通过广交会线上成交的货物可通过新的监管方式通关,享受新模式带来的通关便利。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的进出口额就增长了34.7%,而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整体水平是下降6.4%。(2020-06-15,新华网)
广西春茧生产及收购情况。连日来,广西柳州连续强降雨,部分沿河、低洼地区的桑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6月10日,在洪水消退后,市县联动,第一时间开展桑蚕洪涝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服务。6月10日,广西河池环江县处于第四批上市高峰,河池宜州第四批鲜茧上市量下降,两地收购价格多在30-32元/公斤左右,质量偏差的价格更低些。(金蚕网,广西柳州农业农村局网站)
陕西石泉:春蚕茧开秤收购 保护价保蚕农收入。6月4日,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迎丰镇春季第一批蚕茧开秤收购,崔家梁蚕茧站当天收购蚕茧1.2万余斤。因受疫情影响,国际丝绸市场需求下降,蚕茧价格也随之下跌,为保证全县蚕农利益,石泉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惠民补贴政策,茧站收购实行蚕农实名制,即本县的养蚕户在本县销售蚕茧,享受价格补贴,蚕茧以每斤20元保护价收购,保证蚕茧收购有序,蚕农受益,杜绝茧贩子从中牟利。(2020-06-12,陕西学习平台)
贵州岑巩:以40元/公斤保护价收购春茧。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天星乡2020年首批春蚕开秤。今年受疫情影响,春茧价格相较于往年有所下降,黔东南州杭黔蚕桑服务有限公司严格按照和政府签订的保护价协议,以40元/公斤的价格对蚕茧进行收购。(2020-06-12,黔东南新闻)
国家桑蚕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正式与宜州区签约。6月11日,国家桑蚕产业技术体系与宜州区举行蚕桑全产业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宜州区建立蚕桑全产业链研究中心,全面引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蚕桑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研发、集成与成果转化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共同积极促进宜州乃至广西、中国桑蚕茧丝绸产业的发展。(2020-06-15,广西蚕业信息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