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2020年1-5月中国外贸运行情况。1-5月,受疫情影响,中国进出口总额11.54万亿元人民币,下降4.9%。其中,出口6.2万亿元,下降4.7%;进口5.34万亿元,下降5.2%。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对中国外贸发展造成的冲击,国务院及时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增加外贸信贷投放、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增设跨境综试区、支持出口转内销等方面,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部门狠抓政策落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抢市场抓订单,努力将疫情对外贸影响降到最低。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恶化,新增病例数屡创新高,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需求急剧萎缩。虽然一些国家和地区“带疫解封”,但需求恢复仍需时日,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多,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2020-06-16,商务部网站)
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73亿元,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收窄4.7个百分点。今年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13.5%。按消费类型分,5月商品零售28959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3.8个百分点。今年前5个月,商品零售127384亿元,同比下降10.6%。前5个月,全国网上零售额40176亿元,同比增长4.5%,比1月至4月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3739亿元,增长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3%;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7.0%和14.9%,穿类商品下降6.8%。(2020-06-19,国家统计局)
5月全国规上纺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4%,增速较4月回升0.5个百分点。从环比看,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1.53%。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分行业看,5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纺织业增长4.3%。(2020-06-19,中国纺织报)
第127届广交会“云”开幕。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扩大对外开放,帮助中外企业开拓市场,国务院决定,第127届广交会于6月15日至24日在网上举办。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贸易受到严重冲击,全球范围的旅游警示、交通限制和出入境限制极大地增加了举办广交会实体展的难度。为此,广交会官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从平面式浏览到全新交互式沟通的升级,原有内容也相应深化、扩展或调整,构建起网上办展的新平台。在广交会官网上,全新平台崭新亮相,线上页面分为16个大类50个展区,参展企业可通过图片、视频、3D等格式上传展品,多形式、多维度展示品牌形象。采购商还可以通过搜索查询产品或企业,参观企业虚拟展位。在每个商品的展示页业,均设有“提交意向订单”“即时沟通”“预约洽谈”等选项,采购商可以随时与参展企业进行沟通。此外,广交会官网还可以支撑500万个一对一、全天候的网上洽谈室,考虑到时差因素,采购参展双方也可以采用留言方式,实现在线贸易零障碍。(2020-06-16,中国青年报)
广西、广东等地春茧收购情况。6月15日,广西柳州柳城收购价格基本维持在32-35元/公斤左右;河池宜州收购价格目前维持在30-34元/公斤左右,按质论价;来宾忻城收购价格在30-32元/公斤左右;6月22日,河池宜州第五批春茧陆续上市,价格基本保持在30-32元/公斤左右。6月16日,广东英德第二批蚕茧上市价格在26-28元/公斤左右。6月17日,重庆武隆蚕茧收购价格30元/公斤,奉节和巫溪为36元/公斤;黔江春季鲜级茧收购中准级目标保底单价为39元公斤;丰都春茧收购价为25元/公斤。云南保山昌宁蚕茧收购均价40元/公斤。安徽安庆岳西蚕茧收购均价33元/公斤。(中农茧丝、金蚕网、人民网、重庆蚕业网)
河池茧丝绸追溯体系平台上线使用。经过近1年的筹备、建设、调试,河池市名特优产品茧丝绸追溯体系平台成功上线投入使用,相关产品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平台通过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质量追溯服务,助推茧丝绸产品出口快速通关。目前,河池已有10家重点企业入驻使用茧丝绸追溯体系平台,共录入38个批次,激活1166枚产品标签。(2020-06-16,广西日报)
浙江嘉兴今明二天发种饲养夏蚕。今年嘉兴市夏蚕发种日期为6月19-20日,与去年基本相同,全市统一订购夏蚕种4658.3张,同比下降14.2%,其中嘉兴的海宁市、海盐县、南湖区已没有统一订购夏蚕种,桐乡市统一订购夏蚕种4450张,同比下降13.8%,秀洲区统一订购夏蚕种208.3张,同比下降22.8%。(2020-06-19,金蚕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