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1296764
商务部:跨境电商前5月零售出口同比增12%。作为新的外贸业态,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蓬勃发展,为中小微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吸纳和稳定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前5个月,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逆势增长,同比增长12%。商务部将在今年下半年举办全国性促消费活动,利用步行街、重点商圈等在品牌集聚、渠道融合、市场人气等方面的优势,拓宽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内销渠道。帮助外贸企业进一步对接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企业,支持各地将出口转内销产品纳入促消费活动范围。(2020-07-03,北京日报)
前五月出口退税6324亿 助力外贸企业逆势突围。今年1至5月,全国累计为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6324亿元。聚焦“六稳”“六保”,全国税务系统用税收政策落实稳外贸发展,用出口退税速度保市场主体,有力保障了出口企业盘活资金、逆风拓市。3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联合制发《关于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公告》,提高1464项产品出口退税率。为了加快退税速度,税务部门积极推行无纸化退税申报,将全国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办理时间再提速20%。(2020-07-03,经济参考报)
国家外汇局:5月我国货物贸易顺差4942亿元。数据显示,2020年5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5894亿元,支出11654亿元,顺差4240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4592亿元,支出9650亿元,顺差4942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302亿元,支出2004亿元,逆差702亿元。(2020-06-30,人民网-人民日报)
制造业PMI连续四月站上荣枯线。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6月,制造业PMI为50.9%,高于5月0.3个百分点。专家指出,制造业PMI连续四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6月PMI指数供需双旺,进一步释放向好信号,二季度经济增速料明显回升。(2020-07-02,经济参考报)
央行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央行决定于2020年7月1日起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调整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95%、2.15%和2.25%。再贴现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此外,央行还下调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为1.75%,金融稳定再贷款(延期期间)利率为3.77%。(2020-07-01,金融时报)
行业规范不断出台 推动电商直播健康发展。随着电商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行业的发展规范愈加关注,各部委及地方政府频频出台相关政策加强行业指导与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浙江发布首个《直播电商人才培训和评价规范》系统性地推进直播电商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通知设立农村电商公开课,进一步整合农村电商培训资源,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20-07-06,人民网)
淘宝特价版上线外贸频道。7月2日,淘宝特价版宣布上线外贸频道。据了解,这是淘宝特价版运用C2M生态优势,助力外贸工厂转内销的升级版举措,除了为平台上30万外贸工厂开辟专属销售频道外,还在流量、研发、金融、物流等多方面对外贸工厂给予综合支持。此次淘宝特价版外贸频道集中了全国145个产业带、2000个优秀的外贸工厂,这些工厂多数为全球知名大牌代工生产。(2020-07-06,人民网)
四川省春茧生产简况。因受到疫情和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今年四川全省春蚕发种量55万张左右,较上年同期下降6%。从收购情况来看,整体呈现质量好、单产高的特点。今年四川省春茧均价约每公斤35元。其中,重点产区绵阳市涪城区收购价格46元左右(包括政府补贴5元),广安市武胜县41元(政府补贴3元),凉山州宁南县36元以上,宜宾市高县36元左右(含2元奖补),珙县35元左右。(2020-07-01,金蚕网)
山西阳城:春蚕生产获丰收。今年春蚕发种6000多张,预计产茧25万余公斤,带动蚕农增收1000多万元。春茧单价40元/公斤左右。(2020-07-03,金蚕网)
重庆黔江:金融活水“贷”动蚕桑产业发展。为确保蚕茧能顺利销售,实实在在促进蚕农增收,蚕茧收购企业、蚕业公司以及金融机构等多方发力,让金融活水成功“贷”动蚕桑产业发展。(2020-07-06,重庆蚕业网)
江苏南通现代蚕桑技术输出老挝,蚕桑示范园初见成效。2019年7月26日,“高效集约化现代养蚕关键技术转移转化示范项目”暨“中老绿色丝绸中心蚕桑示范园”在老挝万象揭牌。该项目是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突破传统优势蚕桑产业在江苏省内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环境约束等瓶颈问题而推行的创新举措和有益尝试。(2020-06-30,万象农林网)
浙江余杭:直播经济赋能数字化转型。6月20日,余杭区在艺尚小镇启动打造中国杭州数字时尚创新基地,并发布了12条“直播电商”支持政策,集中签约了20个直播经济全产业链重大项目。艺尚小镇是集聚纺织、服装特色产业的浙江省级特色小镇。为承载新引进的网络直播产业,余杭在艺尚小镇内预留储备了16宗地块共计640亩、128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2020-07-01,经济日报)
印度对中国商品实施100%查验。印度钦奈港停止对所有来自中国货物的清关工作,对所有来自中国货物100%实施检查。据了解,清奈港是电讯部件和设备的重要港口,很多中国公司货物进口都是从该港口进行清关然后进入印度市场。全印度贸易商联合会(CAIT)在6月10日发起了名为“Indian goods-our pride”的抵制中国商品运动,目标是在2021年12月前减少进口130亿美元的中国制成品。据《印度斯坦时报》和路透社报道,6月18日,两名印度政府官员表示,印度计划对来自中国和其他地区的约300种产品设置更高的贸易壁垒,并提高进口关税。(2020-06-30,金蚕网)
孟加拉国央行放宽政策以帮助出口商。据孟加拉国《金融快报》近日报道,孟央行放宽监管政策,允许商业银行用自有资金对出口远期汇票进行贴现,以方便出口商。目前,孟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其代理银行、境外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安排出口外汇远期汇票贴现资金。(2020-07-02,商务部)
5月日本服装零售环比增42% 同比降34%。日本经济产业省6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5月零售额同比下跌12.3%,连续两个月两位数下跌,但跌幅趋缓。因新冠疫情和封锁措施延长打击消费者信心,今年4月,日本零售销售下降13.9%,创下自1998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从服装零售看,5月日本服装零售销售5890亿日元,环比增长41.9%,但仍比上年同期下降34.3%,较4月54.1%的同比降幅有所趋缓。(2020-07-06,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新加坡5月零售销售总额创34年最大跌幅。新加坡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受疫情封锁措施影响,新加坡5月份零售销售总额下降了52.1%,这是自1986年以来的最大降幅。5月新加坡零售销售总额约达18亿新加坡元,这是新加坡零售销售总额连续第16个月下降。由于基本服务仍在营业,超市和大卖场销售额增长56.1%,便利店销售额增长9.1%。服装和鞋类销售下滑89.1%。5月份,新加坡零售中网络销售占比增长至24.5%。(2020-07-06,经济参考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