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布情况统计
表:7月20日至8月2日重要产品追溯相关报道发布情况
注:按照发布日期排序
二、重要新闻摘要
河南省印发文件推动保险机制融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电商物流体系。河南省印发《关于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和《关于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助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与农业大数据中心、互联网+精准农业合作力度,开发农产品质量责任险、保证保险等产品,推动保险机制融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电商物流体系。(河南日报,7.22)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肉类加工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要求建立健全全程追溯机制。指南明确,肉类加工企业应当把好禽畜肉类来源的“追溯关”、“自查关”、“检测关”、“贮存关”,建立健全全程追溯机制,严禁加工不符合动物检疫规定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畜禽肉。(央视网,7.24)
上海市多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市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1年)》。将结合上海实际,督促指导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全面实施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保障人民群众消费知情权。(中国质量新闻网,7.24)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牦牛产业发展论坛,提出将借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重大契机,全面加快牧区六州的牦牛、藏羊可追溯试点工程,目前已有140万余头(只)牦牛藏羊实现原产地可追溯。(青海新闻网,7.28)。
云南用数字经济赋能特色产业,正式启动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只需要用手机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就能追溯到原料基地、生产过程等信息。(新华网,7.28)
专家建议“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实现中药全产业链可追溯”。在中国中药协会组织召开的专家视频交流会上,专家提出中药质量评价缺乏真正体现药材临床价值的高品质评价及保障体系,提出将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实现中药全产业链可追溯,重新制定中药质量评价标准和支撑体系。(新华网,7.29)
首批疫苗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省份江苏已完成平台对接和数据报送。江苏省药监局与省卫健委紧密配合,目前疫苗生产、配送、预防接种等环节的信息化平台已与国家追溯协同平台对接,实现数据及时报送、多端信息共享、全过程可追溯。(江苏新闻网,7.30)
陕西省岐山县“一碗面”经济工程初步形成原料全程可追溯。岐山县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承担农业农村部第一批追溯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双试点工作,率先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平台和“真假通”追溯系统APP,全县117家农产品生产、收贮运和屠宰企业实现溯源,覆盖率达90%以上。(新华网,7.30)
2020年上海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共建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将积极深化长三角区域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开展长三角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一体化”建设,启动长三角互认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标准立项,推动上海、南京、无锡、杭州、宁波、合肥等6市共建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中国质量新闻网,7.31)
河北省邯郸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药品流通领域药品追溯系统建设,助力实现全省药品流通追溯系统全域运行,打通非现场监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1069家单体药店全部完成入网注册,入网率达到100%。(中国质量新闻网,7.31)
贵州省凝聚民企力量,助推本省发展。鼓励企业建立和培育智慧型地道药材基地,为形成和保护地域品牌,可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中药材产地追溯体系,使药材种植、生产、收储、加工等实现全程监管,可溯源。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草案)》。总则第五条规定了乡镇(社区)和村(居)相关职责,第六条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和监管体系,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第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对茶树鲜叶采摘、种植、加工等建立记录档案,保证可追溯性。(中华工商网,7.29;贵州人民政府网,7.31)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