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权威发布】
商务部:2020年1-8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据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0年1-8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2989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3%。服务出口表现明显好于进口,服务贸易逆差大幅减少;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显示出较强的抗冲击能力。(来源:商务部网站)
外汇局发文进一步规范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细则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发布《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修订内容包括:一是放松对银行印制涉外收付凭证的要求;二是银行可自主在“数字外管”平台修改《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三是进一步明确退款的申报原则和1年以上历史数据的修改方法;四是顺应代码编码变化,修改《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来源:新华社)
海关总署:国外技贸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依然较大
海关总署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而新增加的成本为161.14亿元,同比减少62.21%,表明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国外技贸措施能力明显增强,对外竞争力有所提升,但技术性贸易措施依然是影响我国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来源:经济日报)
【服务贸易国际热点】
世贸组织报告:中国进出口为全球贸易作出贡献
10月6日,世界贸易组织发布《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更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贸易表现好于预期。世贸组织高级经济学家表示,中国进出口贸易为全球贸易作出积极贡献,不仅在进口需求方面支持了区域内贸易,在出口方面的表现也好于预期。(来源:央视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电信联盟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报告关注教育的数字化连通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电信联盟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布报告,主要关注两项倡议:一是由国际电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起的“Giga”学校互联网连通倡议;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e-school倡议。两项倡议都致力于通过学校互联网连通的广泛应用,从而提高整个社会互联网连通性。(编译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呼吁发挥金融科技巨大潜力 建议中国疫情后有韧性地复苏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能够推动更公平、更快速和更智慧的经济复苏。数字金融服务有助于迅速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杰弗里•冈本表示,中国在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速度和程度令人惊喜,但全面复苏还要依赖深化结构性改革的努力。(来源:新华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
二十国集团将致力于促进旅游业复苏
二十国集团旅游部长于10月7日召开视频会议,承诺推动旅游业发展,最大限度提升旅游业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将继续通过国际合作及公私合作推动旅游业复苏,支持依靠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家,并对在疫情中遭受严重打击的中小微旅游企业提供帮助。(来源:新华社)
【服务贸易国内热点】
服务贸易“提挡加速”还需清扫哪些“堵点”
经调查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加速发展仍有“堵点”待清扫:一是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技术密集型的高端服务领域竞争力不足,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国外的技术。二是我国旅游产品不丰富、旅游市场不规范。三是部分地方、行业存在“开大门关小门”情况。四是缺乏服务贸易龙头企业牵引。(来源:新华社)
迟福林:未来五年左右中国的服务贸易或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中国坚持实行高水平开放:以服务贸易为开放重点;以多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和多边双边的自由贸易区为重要目标;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为重点的制度性开放为突出特点;以深化深层次的市场化改革为重要保障。估计未来五年左右,中国的服务贸易有可能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来源:新浪财经)
麦肯锡报告:中国旅游市场复苏增长的前瞻性思考
近日,麦肯锡根据8月下旬所作的旅游意愿调研结果发布报告称,中国国内旅游业呈现新兴旅游信息渠道崭露头角、团体游恢复、境外游意愿复苏三大新趋势。报告对旅游相关企业提出五方面建议:一是企业需从冲量到提质;二是把握高端客户群体需求;三是加快数字营销;四是合力布局新兴热点目的地;五是捕捉出境游相关需求。(编译来源:麦肯锡网站)
IFR:中国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工厂中运转的机器人总数达到创纪录的270万台,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工厂中的机器人为78.3万台,增长21%。2019年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销量约为14.05万台,虽较2018年和2017年有所减少,仍是5年前销量的两倍以上。中国是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来源:新华社)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