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1296764
【权威发布】
习近平: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升消费层次
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来源:新华网)
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
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家分析,中国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要建立健全免税零售体系;二要形成消费商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要促进实物类商品的消费,并提供优质而有吸引力的服务类商品;四要进一步完善出入境便利、支付便利、离境退税、免税业发展等更多利好政策,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商务部:补短板促农村消费
1月1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围绕乡村消费着力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健全农村流通体系,改善农民生活品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完善农村流通体系;二是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三是巩固商务扶贫成果;四是提升农产品保供能力。(来源:国际商报)
商务部:“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即将开启
为保障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商务部将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中国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和单位,共同指导电商及相关企业举办“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本次活动以“居家嗨购 网上过年”为主题,活动时间为1月20日至2月18日,共持续30天。活动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供应足,让节日氛围“浓”;二是实惠多,让百姓买得“值”;三是举措实,让权益保障“优”;四是防控严,让百姓心更“安”。(来源:商务部网站)
国家统计局: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9%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报告。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66亿元,同比增长4.6%。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按消费类型分,2020年,商品零售352453亿元,比上年下降2.3%;餐饮收入39527亿元,下降16.6%。按零售业态分,2020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分别下降9.8%、5.4%和1.4%。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速比1—11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行业动态】
2020年电商、物流、在线教育发展迅速
2020年三季度以来,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我国经济复苏态势持续向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商、物流、在线教育等行业发展最为迅速。2020年我国新增185万家电商相关企业,是2019年增量的2倍。快递物流行业因此受益,2020年共成立超22万家物流相关企业。在线教育发展迅猛,2020年新增9.4万家在线教育企业,新增占比在整个教育行业中达到16%。(来源:央视网)
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均超过2500万辆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年产销量连续12年全球第一。专家认为,年产销均超过2500万辆,折射出汽车市场复苏超预期,伴随国民经济稳步回升,消费需求加快恢复。这得益于政府部门推出的政策“红包”和一系列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措施,以及企业抢抓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机遇。(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
国家药监局2021年首场新闻吹风会上公布,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今年1月起施行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形成了化妆品全过程监管制度体系。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网售化妆品的监管,在相关办法中设专章明确规定化妆品网络经营管理的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化妆品网络市场秩序。(来源:新华网)
专家把脉:休闲度假游将成为旅游产业新风口
在近日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必虎指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游。其中,近距离、高频率,周末环城乡村成为市场首选。环城市休闲、乡村度假变成一个新的需求。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让农村的“空心村”成为乡村度假旅游的直接交易市场。(来源:中国青年报)
公共消费,国家为你“买单”
作为全社会最终消费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公共消费2020年以来被频繁提及,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落地。“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专家分析,不少地方推出的消费券,正是公共消费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政府出资带动企业参与、居民消费。除了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公共消费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也有着重要作用。(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创新文化消费业态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与深圳文交所等单位签署协议,将合作组建全民艺术普及文创中心,共同打造以数字资源、艺术培训、非遗文创为重点的全民艺术普及文创产品开发及推广运营体系,并以全国各级文化馆(站)和“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产品采购大会”为线下平台,以国家公共文化云“学才艺”和“赶大集”板块为线上平台,打造“文化淘宝”线上集市和全民艺术普及服务体系,丰富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产品供给,创新文化消费业态。(来源:新华社)
【地方资讯】
北京:2020年四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攀高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7%。12月,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2%,涨幅与上月持平。2020年第四季度,北京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2.6,比上季度高1.1点,处于高位区间运行。(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十四五”时期积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近日,在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经济发展专场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恩全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将围绕环球主题公园打造旅游消费集聚区,积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将强化“两区”政策联动,进一步推动科技、数字经济和金融、文化旅游等领域扩大开放。(来源:新华社)
海南:2020年迎游客6500万人次
1月14日,海南“十三五”建设发展辉煌成就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初步预计,2020年海南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6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60亿元人民币,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旅游恢复情况最好的地区之一。(来源:中国新闻网)
广西:多措并举加速传统消费提质
近日,2021年广西全区商务工作会议宣布,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广西将多措并举加速传统消费提质。具体措施如下:重点培育壮大消费市场主体;畅通流通网络“大动脉”;打通城乡流通“微循环”,降低流通成本;此外,还将打造“33消费节”促消费活动品牌,培育“桂品”产品品牌,加快发展城市智慧商圈,培育打造南宁市、桂林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优化消费升级平台。(来源:广西日报)
浙江杭州: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根据杭州市近日发布的《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杭州市锚定发展新坐标,立志建设成为立足国内、面向亚洲、辐射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根据行动计划,杭州市将着力引进商业领域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商贸企业在杭设立全球总部、亚太总部等,提升杭州在全球中高端消费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大力建设夜间经济集聚的“夜地标”,打响“忆江南•夜杭州”品牌。(来源:新华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