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1296764
【权威发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促进居民增收力度,完善消费政策
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我国将加大促进居民增收的力度,完善包括鼓励限购城市适当增加号牌指标投放等在内的消费政策,进一步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司长严鹏程介绍,促进居民消费,首先要加大促进居民增收的力度,其次,要以高质量供给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在培育新型消费方面,要进一步培育零售新业态、“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文旅等新型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结合城市群、都市圈发展规划,统筹布局建设若干国家消费中心、区域消费中心和地方特色消费中心。(来源:央视网)
商务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近日,商务部介绍2020年消费市场运行情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商品消费持续回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二是餐饮消费稳定复苏,服务消费逐步回暖;三是新型消费快速发展,线上线下加快融合;四是市场供给不断优化,境外消费加速回流;五是城乡市场同步恢复,部分地区由负转正;六是消费价格总体平稳,食品价格涨幅回落。2021年,商务部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提升传统消费能级;二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三是优化消费升级平台;四是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来源:商务部网站)
统计局:2020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来源:统计局网站)
董礼华:消费市场经受住疫情冲击,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近日,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董礼华介绍,2020年市场销售逐季改善,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消费结构升级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市场销售持续回升,消费复苏态势逐步巩固;二是城乡市场逐季复苏,乡村市场恢复好于城镇;三是商品零售接近上年规模,餐饮等服务消费持续恢复;四是新型消费模式加快发展,实体店消费明显改善;五是升级类商品零售势头向好,汽车销售市场明显回暖。(来源:中国经济网)
方晓丹:健康通信等消费支出水平上升
近日,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方晓丹分析,2020年居民消费支出稳步恢复,基本民生支出稳定增长,健康通信等消费支出水平上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线上购物、直播带货、在线诊疗、在线教育等新型消费逆势上扬,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日益明显。居民对健康的关注日益提高,相关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全国居民人均购买医用酒精、口罩等医疗卫生器具支出增长2.0倍,人均购买健身器材支出增长5.2%,人均购买消毒碗柜支出增长29.1%。居民居家时间增加,通信需求明显增多,网购行为大幅增加,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通信服务支出增长6.2%。(来源:中国经济网)
许永兵:注重需求侧管理,让消费的引擎作用更加强劲
近日,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教授许永兵在媒体上谈到,扩大内需不是单纯的刺激总需求,而是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在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释放消费需求潜力。注重需求侧管理,一是改善收入分配结构,逐渐形成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收入分配格局;二是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促进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四是改善消费环境,让居民放心消费。(来源:人民日报)
【行业动态】
商务部:中国连续八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1月19日,商务部公布,2020年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8万亿元,逆势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9%,我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我国新型消费快速发展,线上线下加快融合,境外消费加速回流。(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商务部:2020年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持续向好
近日,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0年全年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情况,网络零售在促消费、稳外贸、扩就业、保民生等方面作用不断增强,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了新活力。2020年网络零售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消费升级势头不减;二是跨境电商持续发力,有力推动外贸发展;三是农村电商提质升级,电商兴农不断深入。(来源:商务部网站)
陈煜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近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煜波通过媒体发表分析文章谈到,目前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大促进了我国消费端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零售业的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数字经济的机遇,依托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加速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县乡消费潜力;依托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养老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有效缓解我国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稀缺问题,提高服务效率,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来源:人民日报)
电商行业洗牌,生鲜平台受青睐
疫情刺激之下,电商行业加速洗牌。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电商平台“死亡”181家。行业洗牌,优质企业优势进一步显现。据统计,2020全年,国内生鲜电商平台共发生17起融资。生鲜电商频频获得风投机构的青睐,表明资本在市场“寒冬”中尤其看重生鲜电商的发展潜力和爆发力。(来源:北京日报)
2020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出炉
1月20日,由瞭望智库联合腾讯共同编写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0)》正式发布。《报告》从夜经济传播力、创新力、产业规模、商圈流量四个维度对目标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重庆、成都、长沙、青岛、北京、西安、上海、深圳、广州、武汉十个城市从50个评价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2020年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年轻购物达人”对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大
麦肯锡《202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调查样本中二线及以下城市“年轻购物达人”仅占受访者的25%,却为当年消费支出增长贡献了近60%。贝恩咨询报告称,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将萎缩23%,但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将逆势上扬48%,支柱之一就是新世代消费者崛起。2020年1到10月,“95后”在奢侈品联名款、限量款的消费金额激增了300%到400%。专家分析,我国20-29岁的人口约1.7亿,这部分群体将迎来事业发展、收入上升的黄金时期,消费的个性化、品质化和升级特征明显。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在经济的循环畅通中,年轻新需求值得被认真对待。(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专家:进一步改善老年消费环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消费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协同发力,进一步改善老年消费环境。首先是有为政府“护老”。要发挥市场监管总局等综合监管部门和文旅、交通、金融等行业监管部门分工协作的积极性,构建老年消费综合维权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其次是有效市场“助老”。要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从源头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第三是有序社会“爱老”。防范化解消费风险的知识、资源、信息散布在各类主体,需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来源:人民日报)
【地方资讯】
31省份2020年人均消费榜:上海最能花,食品烟酒支出大
2020年31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公布,上海达42536元,成“最能花”城市;北京紧随其后,人均消费支出38903元。从支出方向看,食品烟酒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大;教育文化娱乐消费降最猛。(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京:2020年市场总消费额比上年下降6.9%
北京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市场总消费额比上年下降6.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性消费下降4.9%,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6.4亿元,下降8.9%,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去年北京网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4423.3亿元,增长30.1%。(来源:北京青年报)
海南:2020年新型消费业态蓬勃发展
1月21日,海南省统计局在2020年海南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布,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局之年主要经济指标快速恢复增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显成效。在消费领域,海南新型消费业态蓬勃发展,其中汽车类消费增长22.0%,离岛免税品销售实现成倍增长。海南旅游业经历疫情冲击正在恢复,2020年接待游客总人数与旅游总收入分别恢复至上年的77.7%和82.5%。(来源:中国新闻网)
海南: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稳步建设自由贸易港
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海南2021年的经济工作,将以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重点。在消费方面,要做好促进消费回流、扩大内需,充分利用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继续通过离岛免税购物、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国际教育创新岛,分别吸引境外购物、就医、留学的消费回流。(来源:人民日报)
广西: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广西近日下发《广西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广西将着力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涉及公共服务、商贸、旅游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加快推动南宁市申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以南宁为主、桂林为辅、其他设区市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全区数据中心格局;鼓励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子商务、社交营销等方式,向多业态、多领域、全渠道数字化模式转型。(来源:经济日报)
山东济南:多举措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向好
山东省商务厅近日宣布,2020年济南市多举措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向好。具体表现为:一是强化政策活动支持。出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等6个政策文件,开展3大促消费活动,累计发放10亿元消费券和购物礼包,带动全市消费近70亿元;二是大力发展直播经济。研究出台打造直播经济总部政策,支持打造齐鲁创新谷、智汇蓝海等10大直播基地,形成8大特色直播产业集群,举办电商直播16万场,实现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820亿元;三是创新发展会展经济。率先启动展会活动,创新举办“线上线下”展会107场,居全国首位;四是升级泉城夜间经济。制定实施打造“夜泉城”2.0版等政策措施,规范开展“店外设摊”试点,重点打造夜间经济主题街区,首批认定了14个市级夜间经济聚集区,满足市民游客夜间消费需求。(来源:山东省商务厅)
发表回复